4-1-4-1
不同物種族群相互作用超過很長一段時間,一物種變化可能導致其他物種變化,稱為什麼?
a.coevolution
b.coexecutor
c.coexistence
d.coextension Ans: a
2009年6月16日 星期二
3-3.1.3~~3-3.2.1
Each population in an ecosystem has a range of tolerance to variations in its physical and chemical environment , as shown in figure 3-9.Individuals within a population may also have slightly different tolerance ranges for temperature or other factors because of small differences in genetic makeup , health , and age.For example, a trout population may do best within a narrow band of temperatures(optimum level or range), but a few individuals can survive above and below that band. Of course , if the water becomes much too hot or too cold, none of the trout can survive.
A variety of abiotic factors can affect the number of organisms in a population. Sometimes one or more factors, known as limiting factors, are more important in regulating population growth than other factors. This ecological principle is called the limiting factor principle:too much or too little of any abiotic factor can limit or prevent growth of a population, even if all other factors are at or near the optimal range of tolerance. This principle describes one way in which population control-a scientific principle of sustainability(Figure 1-13,p.20 and back cover,and Concept 1-6,p.19)-is achieved.
每個族群在生態系中對物理和化學環境的忍耐程度有所差異,族群中個體對溫度或其他因素的容忍程度稍微不同,因為基因、健康和年齡的差異.
各種非生物因素可能影響生物族群.有時候,一個或多個因素被稱為限制因素,控制族群增長比其他因素更為重要,這個生態原則被稱為限制因素原則:過多或過少的任何非生物因子可以限制或阻止族群增長,即使所有其他因素都達到或接近最佳容忍範圍,這原則描述一種控制數量的方法.
A variety of abiotic factors can affect the number of organisms in a population. Sometimes one or more factors, known as limiting factors, are more important in regulating population growth than other factors. This ecological principle is called the limiting factor principle:too much or too little of any abiotic factor can limit or prevent growth of a population, even if all other factors are at or near the optimal range of tolerance. This principle describes one way in which population control-a scientific principle of sustainability(Figure 1-13,p.20 and back cover,and Concept 1-6,p.19)-is achieved.
每個族群在生態系中對物理和化學環境的忍耐程度有所差異,族群中個體對溫度或其他因素的容忍程度稍微不同,因為基因、健康和年齡的差異.
各種非生物因素可能影響生物族群.有時候,一個或多個因素被稱為限制因素,控制族群增長比其他因素更為重要,這個生態原則被稱為限制因素原則:過多或過少的任何非生物因子可以限制或阻止族群增長,即使所有其他因素都達到或接近最佳容忍範圍,這原則描述一種控制數量的方法.
2009年6月2日 星期二
4-1.4.1~~4-1.4.2
Some biologists have proposed that when populations of two different species interact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changes in the gene pool of one species can lead to changes in the gene pool of the other. This process is called coevolution. In this give-and-take evolutionary game, each species is in a genetically programmed race to produce the largest number of surviving offspring.
Consider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bats and moths. Some bats like to eat moths, and they hunt at night and use echolocation to navigate and locate their prey. To do so, they emit extremely high frequency and high-intensity pulses of sound. They capture the returning echoes and create a sonic "image" of their prey.( We have copied this natural technology by using sonar to detect submarines, whales, and schools of fish. )
第一段:不同物種族群相互作用超過很長一段時間,一物種變化可能導致其他物種變化,稱為協同進化。
第二段:蝙蝠和飛蛾間的相互作用。蝙蝠使用迴聲飛行和定位獵物。
Consider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bats and moths. Some bats like to eat moths, and they hunt at night and use echolocation to navigate and locate their prey. To do so, they emit extremely high frequency and high-intensity pulses of sound. They capture the returning echoes and create a sonic "image" of their prey.( We have copied this natural technology by using sonar to detect submarines, whales, and schools of fish. )
第一段:不同物種族群相互作用超過很長一段時間,一物種變化可能導致其他物種變化,稱為協同進化。
第二段:蝙蝠和飛蛾間的相互作用。蝙蝠使用迴聲飛行和定位獵物。
2009年5月5日 星期二
第二章作業
2-1什麼是科學?
一.目的:對應用自然領域的知識,經擴展、引用至社會、思維等領域並推測未知的事物
二.方法:
1.觀察並發現問題
2.利用已知的知識及經驗延伸見解
3.對一個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4.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這個問題並收集數據
5.提出一個假說來解釋數據
6.做出可實驗的推測
7.進一步實驗,並利用模型輔助
8.接受或拒絕假設
三.結果:
學說:指推理的觀念,但要受廣泛的觀察、實驗及證據支持
原理或定律:被大多數科學家所支持的學說
四.限制:假說可以被支持但無法被證實為真的
2-2什麼是物質?
定義:具有質量且佔有空間稱之
二.構成:
1.分子:保持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2.原子:物質進行化學反應的最小單位
質子:質量大約是電子的1840倍,帶有正電。
中子:質量與質子差不多,但不帶電荷,是電中性。
電子:質量在三種微粒子中最小,帶負電,是電荷的最小單位,在化學反應中,只有電子會發生轉移。
3.離子:原子由於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個或幾個電子使其達到最外層電子數為8個的穩定結構。
2-3物質如何轉換?
一.物理變化:組成的原子.分子皆不變,只有分子間引力的改變
二.化學變化:組成的分子會改變,但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不會改變
三.核變化
1核衰變:放射性元素自發地釋放射線和能量,最終轉化為其他穩定元素的過程。放射性元素在進行核衰變的時候,根據元素的性質可能放射出α射線、 β射線、γ射線。
2核分裂:由重的原子,主要是指鈾或鈈,分裂成較輕的原子的一種核反應形式。原子彈以及核能發電廠的能量來源都是核裂變。 其中鈾裂變在核電廠最常見,加熱後鈾原子放出2到4個中子,中子再去撞擊其它原子,從而形成「鏈式反應」。
3核融合:由質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條件下(如超高溫和高壓),發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質量更重的原子核,並伴隨着巨大的能量釋放的一種核反應形式,如太陽發光發熱的能量來源。
2-4什麼是能量?它如何改變形式?
定義:能量為可作功和轉換成熱能
二.類型
1位能:物體因位置或所處狀態所具有的能量,位能的種類很多,一件物體離地面越高,它就具有較大的重力位能;彈簧或其他彈性物質受擠壓或拉長,就具有彈性位能;另外還有電位能、磁位能等等。
2動能:運動中的物體具有能量.
三.定律
1.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守恆定律):能量不會被創造或消滅,但它能由一種形式轉變為另一種形式
2.熱力學第二定律:能量由一種形式轉變成另一種形式時,不會沒有能量的損失
2-5 我們如何永續的利用物質的能量?
一.經濟型態:
1.減少浪費
2.回收再利用
3.利用較低能源轉化高效能經濟
二.利用永續性四大科學原則:
1.利用太陽能
2.生物多樣性
3.人口控制
4.養分循環
一.目的:對應用自然領域的知識,經擴展、引用至社會、思維等領域並推測未知的事物
二.方法:
1.觀察並發現問題
2.利用已知的知識及經驗延伸見解
3.對一個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4.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這個問題並收集數據
5.提出一個假說來解釋數據
6.做出可實驗的推測
7.進一步實驗,並利用模型輔助
8.接受或拒絕假設
三.結果:
學說:指推理的觀念,但要受廣泛的觀察、實驗及證據支持
原理或定律:被大多數科學家所支持的學說
四.限制:假說可以被支持但無法被證實為真的
2-2什麼是物質?
定義:具有質量且佔有空間稱之
二.構成:
1.分子:保持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2.原子:物質進行化學反應的最小單位
質子:質量大約是電子的1840倍,帶有正電。
中子:質量與質子差不多,但不帶電荷,是電中性。
電子:質量在三種微粒子中最小,帶負電,是電荷的最小單位,在化學反應中,只有電子會發生轉移。
3.離子:原子由於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個或幾個電子使其達到最外層電子數為8個的穩定結構。
2-3物質如何轉換?
一.物理變化:組成的原子.分子皆不變,只有分子間引力的改變
二.化學變化:組成的分子會改變,但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不會改變
三.核變化
1核衰變:放射性元素自發地釋放射線和能量,最終轉化為其他穩定元素的過程。放射性元素在進行核衰變的時候,根據元素的性質可能放射出α射線、 β射線、γ射線。
2核分裂:由重的原子,主要是指鈾或鈈,分裂成較輕的原子的一種核反應形式。原子彈以及核能發電廠的能量來源都是核裂變。 其中鈾裂變在核電廠最常見,加熱後鈾原子放出2到4個中子,中子再去撞擊其它原子,從而形成「鏈式反應」。
3核融合:由質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條件下(如超高溫和高壓),發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質量更重的原子核,並伴隨着巨大的能量釋放的一種核反應形式,如太陽發光發熱的能量來源。
2-4什麼是能量?它如何改變形式?
定義:能量為可作功和轉換成熱能
二.類型
1位能:物體因位置或所處狀態所具有的能量,位能的種類很多,一件物體離地面越高,它就具有較大的重力位能;彈簧或其他彈性物質受擠壓或拉長,就具有彈性位能;另外還有電位能、磁位能等等。
2動能:運動中的物體具有能量.
三.定律
1.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守恆定律):能量不會被創造或消滅,但它能由一種形式轉變為另一種形式
2.熱力學第二定律:能量由一種形式轉變成另一種形式時,不會沒有能量的損失
2-5 我們如何永續的利用物質的能量?
一.經濟型態:
1.減少浪費
2.回收再利用
3.利用較低能源轉化高效能經濟
二.利用永續性四大科學原則:
1.利用太陽能
2.生物多樣性
3.人口控制
4.養分循環
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第一章作業
1-1 What Is an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Society?
人類在地球環境中生存,且持續之發展,是各世代人的願望與基本需求。永續發展是希望儘量以可行和創意的方式,活用並善用資源環境,以滿足各世代人的要求。
1-2 How can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societies grow economically?
環境提供人們許多資源製造我們所需的東西,它也提供能源改善大家的生活品質,我們也一直在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進而帶動經濟的成長,這些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1-3 How are our ecological footprints affecting the earth?
生態足跡 (Ecological Footprint):計算為了支持一個人或國家的生活型態而對生態造成的影響,並將這生態影響以「所需消耗的土地面積」來表達。
生態足跡的成長意謂著我們對資源的使用增加,對大自然的污染及破壞也逐漸增大。
1-4 What is pollution and what can we do about it?
汙染是環境上對人類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物理或化學變化。
盡量避免、減少和控制日常運作導致的環境污染。規定所有公司和工廠採取及實施完善的環保管理系統及污染控制措施 ,以身作則,所有營運項目均嚴守法律規定,遵從有關環保法例、標準及條例的精神,以及內部指引及程序。
1-5 Why do we ha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世界人口逐漸增加,而且貧富不均,貧窮所以無法滿足人的生活基本需求,還有過度使用資源,物品售價不含環境成本,對大自然了解不足,環保意識和永續經營的觀念不夠強烈,導致我們不斷破壞自然生態和我們的生活環境,製造許多問題和污染。
1-6 What are four scientific principles of sustainability?
1.利用太陽能,太陽相對於石化燃料的使用期限要來得漫長,是永續發展的主要能源
2.生物多樣性,豐富自然生態,可以提供我們更多的資源和服務
3.人口管理,減少生物圈承受人類的影響
4.營養循環,使能量在生物與非生物間保持一定的平衡
人類在地球環境中生存,且持續之發展,是各世代人的願望與基本需求。永續發展是希望儘量以可行和創意的方式,活用並善用資源環境,以滿足各世代人的要求。
1-2 How can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societies grow economically?
環境提供人們許多資源製造我們所需的東西,它也提供能源改善大家的生活品質,我們也一直在追求更美好的生活,進而帶動經濟的成長,這些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1-3 How are our ecological footprints affecting the earth?
生態足跡 (Ecological Footprint):計算為了支持一個人或國家的生活型態而對生態造成的影響,並將這生態影響以「所需消耗的土地面積」來表達。
生態足跡的成長意謂著我們對資源的使用增加,對大自然的污染及破壞也逐漸增大。
1-4 What is pollution and what can we do about it?
汙染是環境上對人類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物理或化學變化。
盡量避免、減少和控制日常運作導致的環境污染。規定所有公司和工廠採取及實施完善的環保管理系統及污染控制措施 ,以身作則,所有營運項目均嚴守法律規定,遵從有關環保法例、標準及條例的精神,以及內部指引及程序。
1-5 Why do we ha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世界人口逐漸增加,而且貧富不均,貧窮所以無法滿足人的生活基本需求,還有過度使用資源,物品售價不含環境成本,對大自然了解不足,環保意識和永續經營的觀念不夠強烈,導致我們不斷破壞自然生態和我們的生活環境,製造許多問題和污染。
1-6 What are four scientific principles of sustainability?
1.利用太陽能,太陽相對於石化燃料的使用期限要來得漫長,是永續發展的主要能源
2.生物多樣性,豐富自然生態,可以提供我們更多的資源和服務
3.人口管理,減少生物圈承受人類的影響
4.營養循環,使能量在生物與非生物間保持一定的平衡
第三次平時翻譯(1-6-1˙2)
Reliance on Solar Energy:the sun warms the planet and supports photosynthesis used by plants to provide food for themselves and for us and other animals.
依靠太陽能:太陽溫暖行星並且支持植物行光合作用提供食物給它們自己和我們及其他動物
依靠太陽能:太陽溫暖行星並且支持植物行光合作用提供食物給它們自己和我們及其他動物
2009年3月17日 星期二
第二次平時翻譯(1-4-1˙2)
The pollutants we produce come from two types of sources.
Point sources are single,identifiable sources.
Examples are the smokestack of a coal-burning power or industrial plant,the drainpipe of a factory,and the exhaust pipe of an automobile.
我們生產來自兩種類型來源的污染物。點狀來源是唯一可識別的來源。例如燒煤或工廠的煙囪、工廠的排水管和汽車的排氣管。
Point sources are single,identifiable sources.
Examples are the smokestack of a coal-burning power or industrial plant,the drainpipe of a factory,and the exhaust pipe of an automobile.
我們生產來自兩種類型來源的污染物。點狀來源是唯一可識別的來源。例如燒煤或工廠的煙囪、工廠的排水管和汽車的排氣管。
訂閱:
文章 (Atom)